3Q25 以来需求不振对信贷投放压制持续,景气度相对偏弱,读数延续同比少增。对公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,居民端购房与消费需求疲软,零售贷款读数持续偏弱。9 月作为3Q 季末月份,信贷投放季节性加码,读数将环比提升,但冲量强度不大。社融层面,表内贷款、政府债仍是主要贡献项,增速在较高基数上有所回落。货币方面,财政开支强度加大对一般存款形成补充;股市交投活跃,居民存款“跑步入市”或有延续,M1 增速或在低基数上延续上行,M2 在较高基数上增速或有所回落,M2-M1 剪刀差进一步收窄,货币活化程度提升。我们对9 月金融数据预测如下:一、 预计9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.3~1.5 万亿左右,同比少增900~2900 亿总量层面,预计9 月信贷读数延续同比少增,增速在6.6%~6.7%附近。从经济环境看,有效需求尚待恢复,通胀持续磨底,居民企业信用活动扩张偏弱。企业端,9 月中采制造业PMI 为49.8%,环比8 月回升0.4pct,连续六个月低于“荣枯线”;其中生产、新订单、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.9%、49.7%、47.8%,较8 月有提升。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季节性提升,但需求不足矛盾依旧突出,产需缺口进一步放大。价格方面,8 月CPI、PPI 增速分别为-0.4%、-2.9%,其中PPI 连续35 个月负增长,物价水平维持较低位置,“生产-消费”内循环有待畅通,企业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。从票据利率看,9 月以来票据转贴现利率报价转而上行,1M、3M、6M 期转贴利率报价中枢分别为1.39%、1.24%、0.8%,环比8 月上行73bp、27bp、14bp,集中收票冲量情况有所减少。月内票据转贴报价波动幅度相对有限,曲线形态持续倒挂。需求不足情况下,银行对较长期限票据需求相对高。结合月内承兑情况看,9 月贴现承兑比75%,创2 月以来新低,低于去年同期的78%,预计9 月票据融资增量环比下降,或出现负增长,新增贷款结构有所改善。综合来看,9 月信贷投放强度环比回升,但考虑到平滑节奏、降低10 月波动、优化结构等安排,票据、非银贷款冲量情况有所克制,预计9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.3~1.5 万亿,同比少增900~2900 亿,对应月末增速在6.6%~6.7%附近,较8 月末下行0.1~0.2pct。结构层面,对公信贷投放环比加码,零售贷款增长相对乏力。1)对公端,中长贷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,短贷环比多增,票据增量转弱。对公短贷增量或环比提升,9 月企业经营景气度环比8 月改善,预计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的短期流贷增量有所提升。化债背景下,破解城投企业“三角债”,推动企业还清欠进程提速,以银行信用置换商业信用或对企业贷款读数形成一定支撑。过去五年数据看,2020-2024 年9 月对公短贷新增规模均值为3991 亿,环比8 月回升4695 亿,预计9 月对公短贷读数环比提升。中长贷投放环比多增,季节性因素带动对公中长贷读数环比8 月有所改善,过去五年9 月对公中长贷增量均值1.07 万亿,环比8 月多增4419 亿。但企业经营景气度偏低,通缩压力未见好转,企业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预计仍同比少增。高频数据显示,9 月周均水泥发运率、石油沥青及螺纹钢开工率分别为40%、34.4%、42.2%,环比8 月变动+0.6、+2.8、-1.7pct,但低于过去三年均值45.1%、37.9%、44.9%,房地产、基建等传统行业施工景气度仍相对较弱。考虑到政府债发行步入尾声,隐债化债因素对企业贷款读数拖累减轻;针对城投、事业单位的清欠偿还政策带动商业信用转银行信用;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使用拉动相关项目配套融资等情况,预计9 月对公中长贷投放情况好于8 月。2)零售端,季节性因素驱动下预计居民贷款读数环比改善。按揭方面,“金九”房地产市场表现分化,克而瑞数据显示,百强房企9 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28 亿,环比增长22%,同比增长0.4%,出现止跌回升,但百强房企整体销售仍处在历史较低水平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微涨0.09%,同比上涨2.68%;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.74%,同比下跌7.38%,不同城市、新老项目间交易景气度分化延续,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新房市场“冷暖不均”,而二手住宅价格仍受需求不足压制。综合考虑投放和早偿因素,预估9 月按揭新增读数环比有所改善,但增长仍承压。且从10 月房地产销售数据观察,“银十”料成色不足,按揭或再度转入负增。非房贷款方面,现阶段居民就业、收入等长周期变量仍待改善,扩表意愿较弱,非房消费贷增长缺乏驱动力。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户等客群经营景气度平淡,信用扩张明显慢于去年同期。“反内卷”背景下,对消费贷、经营贷定价下限加以约束,“以价换量”增长模式难以为继。9 月是财政对消费贷、经营贷进行财政贴息落地的首月,对相关信贷需求的拉动尚难以评估,9 月消费贷、经营贷或更多由季节性因素驱动,对消费贷进行财政贴息考虑到申领的范围和复杂度等因素,在没有纳入按揭贷款和信用卡消费贷款的前提下,料最终支持规模明显受控。二、 预计9 月新增社融3~3.2 万亿,增速回落至8.5~8.6%附近表内贷款和政府债仍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。我们预测9 月社融新增3~3.2 万亿,同比少增约5200~7200 亿,增速8.5~8.6%附近,较8 月末回落0.2~0.3pct。拆分看:(1)表内新增信贷:扣除非银贷款及境外人民币贷款后,对应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预估在1.5~1.7 万亿左右,同比少增2700~4700 亿。(2)未贴现票据:从票据利率走势看,9 月银行表内票据贴现规模环比下降,月内开票量同比多增,预计未贴现票据新增规模略多于去年同期。(3)直接融资:Wind 数据显示,9 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1.17 万亿,同比少增3613 亿,政府债供给节奏放缓,对社融增长贡献边际下降。9 月公司债、企业债、中票、短融等信用债合计净增1317 亿,同比多增3243 亿;企业端IPO、定增等合计融资437 亿,同比多增309 亿。三、预计9 月货币活化程度进一步改善,M1 增速延续上行,M2 增速小幅下降从影响私人部门存款增长因素来看,9 月M1 增速或延续上行走势,M2 增速在较高基数上有所下降。一是9 月财政多支少收,政府存款向居民、企业存款转移;二是季末月份理财回表驰援表内存款,非银存款对一般存款分流力度环比下降;三是权益市场交投热度不减,部分居民存款延续跑步入市,交易性货币需求走升;四是季末贷款投放强度环比提升,存款派生加速。综合看,考虑到10 月假期较长、以及9 月银行体系对核心负债依赖度提升,预计9 月末将有更大规模理财回表,居民活期存款增长较好。料M1 增速仍可延续年初以来反弹上行走势;M2 方面,去年“926”资本市场被快速激活,形成了较高的增长基数,今年M2 增速在高基数下或降至8.5%以下,M2-M1 增速差进一步收窄,货币活化程度提升。风险提示:经济恢复节奏偏慢,市场预期改善不及预期,信贷社融数据走弱。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